“以佛修心,以道养身,以儒治世”,被称为中国式的修行处世之道。作为融合了儒道佛智慧的禅宗犹如一汪不老的清泉,总能给尘世中的我们以清澈的启迪和澄明的遐思。
炎炎夏日三伏天,在一个简陋的寺庙里,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大片。小和尚建议师父往上面撒一些草籽。师父挥挥手,答道:“随时。”
中秋之时,师父买了一包草籽,叫小和尚去撒种,草籽一边撒,一边随着秋风四处飘,落得到处都是,而且还有很多随风而去。“不好了!风吹走了那么多的种子。”小和尚喊道。“没关系,吹走的多半是空的,撒下去也发不了芽。”师父说:“随性。”
撒完种子后飞来几只小鸟,争着喙食草籽。“不好了!种子被小鸟吃了!”小和尚急得直跺脚。“没关系,种子多,吃不完的。不要慌!”师父说,“随遇。”
半夜,狂风骤雨袭来,种子被冲走了好多。清晨,小和尚冲进禅房,大哭道:“这下真完了,种子都被冲走了!”“冲到哪儿,就在哪儿发芽,”师父说,“随缘。”
几天过去之后,原来贫瘠光秃的地上居然长出了好几片青翠的小草,放眼望去,是一片耀眼的翠绿。就连一些没有撒种的墙角也冒着绿绿的生机。小和尚高兴得直蹦。师父点点头:“随喜。”
所有的智慧无不是探索人与自然、人与人、人与自我的关系,商业思考也不例外。面对不可避免的诱惑或挫折,我们将如何安置自己年青而敏感的心?心安茅屋稳,性定菜根香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“五随”的禅意。
随时
三国时期著有《博弈论》的史学家韦昭对“随时”的注解为:时行则行,时止则止。禅院师傅的“随时”绝不是“随便什么时候”的随意之言,而是迎合时令、顺应时势、合乎时宜的“蓄势待发、随时而起”。它不是消极的等待,恰是积极的准备。对商业竞争中的“随时”解释较为全面的当属山水集团董事长张才奎“走一步,看两步,快半步”,因为“快一步者死,快半步者赢”,这就是随时。记得有人提醒过我“平时多做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”,非常具有智慧,这也是随时。
随性
师傅的“随性”不是“不受拘束”的“尽兴而为”,也不是“停留于表象”的“一惊一乍”,而是顺从事物本身性质的“因材施教”、顺从其发展规律的“因势利导”。“在商言商”是随性,不是冷漠,是游戏法则;“客户导向”是随性,不是口号,是内在要求;“以人为本”是随性,不是矫情,是发展必须。性定,则可随性而为,子曰“随心所欲,不逾矩”。空壳,则只能随风而起,因风而落,犹如浮萍,无根无果。
随遇
美国第三十四任总统艾森豪威尔年轻时常和家人玩纸牌游戏。运气特差,每次抓到的都是最差的牌。开始时他只是抱怨,后来就忍无可忍大发脾气。母亲对他说:“人生就像打牌,发到你手上,不管是好牌还是坏牌,你都必须面对。你所能做的,只有让浮躁的心平静下来,然后把手上的牌打好。”这就是随遇而安。我们不可能改变天气、左右上帝的骰子,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,尽量打好手中的牌。它不是听天由命、安于现状,而是不为困境所困扰,保持一种平和安然的心态,适应环境,然后改变环境。
随缘
沉浮商海的史玉柱曾经不无感慨地说:“团队核心成员有人提出辞职时,不要挽留,既然提出了,迟早是要走的。”难掩“天要下雨,娘要嫁人”的无奈。其实,当他能够“冲到哪儿,就在哪儿发芽”的时候,我们又何必强求呢?我想:成功的员工是经过企业的培训和实践的磨练,无论到哪里都具有成功素质的个人,而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内部。一个伟大的企业一定能够成就它的员工。同样一个成就了员工的企业也一定是个伟大的企业。“来过便是缘,离去也随缘。此时缘散,谁说以后不能再缘聚呢?
随喜
见他人行善或欢喜,而随之心生欢喜,称为随喜。它是发自内心的与人为乐、物我无间的情怀。嫉贤妒能、落井下石是最无能的表现,是人与人相处最大的沟壑,而随喜精神则是融洽同事邻里关系无声的润滑剂。正如人们所说“微笑是最好的名片”“赞美是一项付出最少却回报最多的投入”。我们鼓励真情的流露和表达。含情的微笑,由衷的赞美,是一种胸怀,更是一种修养。
随时,不违背于时势;随性,不拘泥于表象;随遇,不哀怨于处境;随缘,不执着于所得;随喜,敞开心扉,与人为善。看是随心,却非随便,更无任何随意。
上海纵横派格营销咨询有限公司 详情快捷咨询电话TEL: 15601652012 鲁老师 18917560531 王老师